光伏双反再次来袭 海峡两岸反响迥异
虽然不久前WTO刚刚裁定,美国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了不当关税,但这却没能给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二次双反”带来多少积极影响。继上个月公布反补贴税率后,日前,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的初裁结果。不同于以往的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光伏企业也在此次贸易壁垒中遭受了严重打击。
台湾业界本以为美方对其裁定的税率会远低于大陆的水平,从而获得相对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结果却大相径庭。美国商务部在声明中表示,美方初步认定来自中国的碳化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其中中国大陆绿碳化硅微粉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6.33%至165.04%,中国台湾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7.59%至44.18%。基于这一初裁结果,美方将通知海关和边境保护部门向相关产品生产商和出口商征收现金保证金。
不过,大陆碳化硅企业依然对美国市场充满信心。加上先前公布的反补贴初裁结果,此次“双反”合并税率在29.3%至82.38%之间。针对29.3%的高额税率。值得庆幸的是,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陆光伏产品40%的出口量流向亚洲市场,美国和欧洲各占20%,其余的份额分别流向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大陆光伏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之路越走越顺,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日趋减弱。”金蒙新材料说,“很明显,‘双反’已经成功倒逼了企业的成长。”
此文关键字:绿碳化硅微粉
相关资讯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Green silicon carbide demand to stay weak-Interview with Zunkui Hu-General Manager-Shandong Jinmeng New Material Co., Ltd. – Asian Metal
- 绿碳化硅需求将持续低迷-专访山东金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尊奎-亚洲金属网
- 国际知名材料制造商圣戈班公司考察团 来金蒙新材料公司考察交流
- 最新碳化硅价格行情
- 金蒙碳化硅保温材料:科技绿能,温暖每一寸空间,碳化硅
- 碳化硅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 常见的结构陶瓷及其应用领域盘点
- 光电储能领域中应用优势明确,碳化硅器件渗透率快速提升
- 电动车领域新应用不断出现,汽车厂商积极启用碳化硅战略
- 高压高功率领域优势突出,SIC功率器件市场广阔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