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碳化硅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天然的碳化硅较为少见。它往往与金刚石或火山岩相伴而生。人们使用的碳化硅几乎全是工业生产的产品。现行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源于1892年创立的艾奇逊(Acheson)法,即把石英砂、石墨(或焦炭、无烟煤、石油焦)、氯化钠(或木屑)按一定比例配合,经2000摄氏度以上高温冶炼生成碳化硅。
碳化硅的主要晶型有两种,其变体有200多种。与另一种人们熟知的人工冶炼材料氧化铝(刚玉)相比,碳化硅的硬度更高,高温性能更好,耐磨性更强,热导率更高,线胀率更低,化学稳定性也更高。100多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轻纺、造纸、矿山、交通、冶金、电子、建材、陶瓷、核能等等领域。近些年的爆发式增长背后的主要推手是光伏业、LED和陶瓷加工业的需求。吉林、河南、青海、甘肃、宁夏、四川、贵州和湖北八个省区已成为国内碳化硅生产的主要地区。
“上游”集约化,“下游”精细化是碳化硅产业调整的方向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今后我国的不同区域将被划分为四大类“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那种为GDP不惜一切代价的“发展”模式行将寿终正寝。因此,碳化硅企业首先应该弄清自己的“地盘”处在什么样的“板块”上,谋定而后动,才能避免做无用功。
如果把碳化硅材料比作“上游”产品,那么,碳化硅制品就是“下游”产品。其实,“下游”就是广阔的市场“海洋”,等着“八仙”们去各显其能。前面我们列出了碳化硅可以用武的许多工业领域,它们需要大量不同形态、不同结合剂、不同粒度、不同工作方式的碳化硅制品。已经过去的2010年,国内最大的碳化硅光伏刃料生产商的产量超过1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人民币,就是一个突出范例。当然,具有高性价比的碳化硅制品数不胜数,略举数例如下:
碳化硅刀具、轴承、模具、密封件;
碳化硅电子元件、吸波材料;
碳化硅高温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
碳化硅汽车发动机陶瓷部件;
有意愿的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内外的实际,择其善者而从之。
在产业调整中,应该大力提倡产、学、研、用四结合。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举措。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广东省试行“科技特派员”制,算得上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毕竟,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的最大群体,它们肩负着国家财政税收和用工就业的主要任务,它们在科技和管理方面的困难就是国家的困难。
下一篇:碳化硅行业未来发展上一篇: 金蒙新材料根据行业发展基调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相关资讯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Green silicon carbide demand to stay weak-Interview with Zunkui Hu-General Manager-Shandong Jinmeng New Material Co., Ltd. – Asian Metal
- 绿碳化硅需求将持续低迷-专访山东金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尊奎-亚洲金属网
- 国际知名材料制造商圣戈班公司考察团 来金蒙新材料公司考察交流
- 最新碳化硅价格行情
- 金蒙碳化硅保温材料:科技绿能,温暖每一寸空间,碳化硅
- 碳化硅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 常见的结构陶瓷及其应用领域盘点
- 光电储能领域中应用优势明确,碳化硅器件渗透率快速提升
- 电动车领域新应用不断出现,汽车厂商积极启用碳化硅战略
- 高压高功率领域优势突出,SIC功率器件市场广阔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