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碳化硅晶圆成本高?
碳化硅的长晶技术大致有三种,PVT物理气相传输法,HT-CVD高温气相沉积法,以及LPE溶液法。
其中PVT比较主流,优点是简单,可靠,成本可控。CVD对设备要求太高,价格很贵,只有高质量的半绝缘衬底会用这个方法;LPE溶液法能做天然P型衬底,但是缺陷很难控制,还需要时间积累,日本公司不少专注于这个路线。
以PVT法为例,这种方案下碳化硅生长速度只有硅材料生长速度的1/100都不到,144小时只有2cm左右的厚度,实在是太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产量,只能靠长晶炉数量堆。
目前国外日新技研和PVATepla的长晶炉基本要卖到300万左右一台。国内很多公司比如露笑,东尼,晶盛机电,这些年经过技术改良和成本控制后,能做到150-200万一台甚至更便宜的价格,这个价格基本也能接受。
其次碳化硅非常硬,莫氏硬度高达9.3是高于蓝宝石仅次于金刚石的,是最坚硬的一种物质,因此切磨抛加工带来巨大的困难。
2cm厚度的碳化硅晶锭,现有技术完全切开也需要至少100小时左右,相当费时间。锯切效率高,但是破片率高,线切效果稍好,但是效率很低。
切磨抛设备日本高鸟,永安有不少新设备上线,从业内反馈效果还行,但是日本公司都有个通病,不太愿意大规模扩产,因此这些设备谁买到谁就能先把产能扩出来。
英飞凌曾经花了1.24亿欧元收购一家做碳化硅冷切割(coldspitl)技术的公司Silecrta,以希望用冷切割技术,高效率低成本得到最多的碳化硅晶片。
有人说这是激光切割技术,作者研究后发现应该不是激光切割,而是类似离子注入法和做SOI硅片的技术比较接近的剥离技术。
碳化硅透光率很高,激光切并不合适,而且激光切割设备相当昂贵,当然离子注入法剥离也不简单,现阶段最现实的还是线切。
切割良率就真正考验各家水准了,同样3cm晶锭厚度,最终得片率是30片还是33片还是35片?每多一片都是利润!
对于磨抛而言,也有不少技术难点还未完全攻克,但是要比切略简单,无非是慢一点。由于碳化硅硬度和蓝宝石比较接近,因此蓝宝石的粗抛设备以及SLurry配方略经改良,是可以用的,细抛就要上新设备了,但是这部分设备占整体成本并不不高,大体可控。
相关资讯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Green silicon carbide demand to stay weak-Interview with Zunkui Hu-General Manager-Shandong Jinmeng New Material Co., Ltd. – Asian Metal
- 绿碳化硅需求将持续低迷-专访山东金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尊奎-亚洲金属网
- 国际知名材料制造商圣戈班公司考察团 来金蒙新材料公司考察交流
- 最新碳化硅价格行情
- 金蒙碳化硅保温材料:科技绿能,温暖每一寸空间,碳化硅
- 碳化硅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 常见的结构陶瓷及其应用领域盘点
- 光电储能领域中应用优势明确,碳化硅器件渗透率快速提升
- 电动车领域新应用不断出现,汽车厂商积极启用碳化硅战略
- 高压高功率领域优势突出,SIC功率器件市场广阔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