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碳化硅产业一些理性思考
目前,国内碳化硅产业看上去红红火火,但硅的霸主地位依旧不可撼动,80%集成电路仍在使用硅,而碳化硅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功率特性。
车用市场是碳化硅首先引爆的应用市场,2022年以后,SBD会因为国内厂商的崛起引发激烈竞争,而车规MOSFET应用的高壁垒形成了精英赛道,能够跑到最后的竞争者有限。因此,是否有能力开展MOSFET的研发,是否有能力出货,就成了判断碳化硅器件公司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
未来,从产业链价值分布及客户优势等方面看,上游拥有衬底量产技术、外延能力的企业,以及拥有功率半导体器件经验、下游客户或具备大量应用数据的功率半导体公司将有望脱颖而出。其中产能十分关键,而国内厂商大部分讲的是规划产能,并不等于有效的高质量产能,有实力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并不多,最终良率偏低、影响产能的项目可能会被以兼并重组的方式淘汰。
2022年“两会”提案中,代表们多次提及半导体及相关产业,希望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核心芯片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规模。
碳化硅的发展还受限于标准不够完善,虽然行业正在获得一些认证,但借用的AECQ-101、AQG324只是入门级要求,在车规级碳化硅方面需要更高级别的现场认证,国内刚刚开始有一些团体标准。
有代表建议,加速建设集成电路材料表征测试和应用研究平台,为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材料表征测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建立集成电路材料相关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材料行业数据库,以及集成电路材料基因组技术创新平台,构建材料机理和组分、工艺和集成条件、材料和芯片性能之间关系数据库和模型,设计并筛选新材料。
还有代表表示,化合物半导体制造产业建线周期长,技术攻关难,一些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急需国家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例如在出台“稳链强链”扶持政策时,充分考虑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制造企业的特点,在选择头部企业、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
总之,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投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长远规划,也需要有芯片企业、汽车等应用企业的共同参与,还要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长期机制,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白刚玉段砂用于精密铸造品质得以体现
- 绿碳化硅微粉的特点
- 国内碳化硅功率器件离正式量产还有一段距离
- 国内碳化硅外延的难点
- 国内碳化硅衬底的难点
-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性能优势
- 三种生长SiC单晶用SiC粉体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 碳化硅晶圆生产用高纯碳化硅粉制备方法
- 碳化硅粉在碳化硅晶圆生产中的应用
-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多功能集成封装技术和散热技术介绍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