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陶瓷的反应烧结法
最早在美国研究成功。碳化硅反应烧结的工艺过程为:先将α-碳化硅粉和石墨粉按比例混匀,经干压、挤压或注浆等方法制成多孔坯体。在高温下与液态Si接触,坯体中的C与渗入的Si反应,生成β-碳化硅,并与α-碳化硅相结合,过量的Si填充于气孔,从而得到无孔致密的反应烧结体。反应烧结碳化硅通常含有8%的游离Si。因此,为保证渗Si的完全,素坯应具有足够的孔隙度。一般通过调整最初混合料中α-碳化硅和C的含量,α-碳化硅粒度级配,C的形状和粒度以及成型压力等手段来获得适当的素坯密度。
实验表明,采用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和反应烧结的碳化硅陶瓷具有各异的性能特点。如就烧结密度和抗弯强度来说,热压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相对较多,反应烧结碳化硅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碳化硅陶瓷的力学性能还随烧结添加剂的不同而不同。无压烧结、热压烧结和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对强酸、强碱具有良好的抵抗力,但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对HF等超强酸的抗蚀性较差。就耐高温性能比较来看,当温度低于900℃时,几乎所有碳化硅陶瓷强度均有所提高;当温度超过1400℃时,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抗弯强度急剧下降。(这是由于烧结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Si,当超过一定温度抗弯强度急剧下降所致)对于无压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的碳化硅陶瓷,其耐高温性能主要受添加剂种类的影响。
总之,碳化硅陶瓷的性能因烧结方法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综合性能优于反应烧结的碳化硅陶瓷,但次于热压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的碳化硅陶瓷。
下一篇:绿碳化硅的应用范围上一篇: 金蒙新材料提供半导体用碳化硅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棕刚玉磨料电导率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 碳化硅微粉:喷砂与磨料行业中的明星材料
- 碳化硅、白刚玉等磨料微粉是如何进行颗粒整形?
- 大面积碳化硅陶瓷膜层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
- 碳化硅陶瓷反应连接技术
- 高精度碳化硅陶瓷制品无模成型工艺
- 碳化硅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 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用精密陶瓷结构件的特点
- 固相烧结碳化娃(SSiC)优缺点
- 如何实现碳化硅晶圆的高效低损伤抛光?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